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商务
滇池面临的困境:国家耗资700多亿治理水质,“明珠湖”仍问题多-天天热消息

时间:2023-06-22 20:06:24    来源:纸博说历史

滇池是云贵高原上最大的内陆湖泊,被誉为“高原明珠”。昆明有一句古话,称“滇池清,昆明兴”,即滇池水质的好坏关系到昆明的经济发展。然而,自20世纪80年代起,曾经水清鱼多、风景优美的滇池,如今成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,水质降为劣V类,水体迅速富营养化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滇池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演化,但自50年代以来,水质的剧烈变化令人深思。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,滇池从“高原明珠”沦为“臭水湖”。尽管当时滇池周围的工业尚未发展,人口密度也相对较低,滇池的水质仍然处于一类水的级别,因此昆明市民可以直接使用湖水进行洗菜和淘米,水环境相当优越。

进入60年代,滇池整体保持着II类水质,湖水透明度高达2米以上,湖畔依然吸引着很多游泳和娱乐的人。然而,70年代开始滇池水质急剧恶化,到了80~90年代,滇池已不再像当年那样美丽,透明度降至约0.5米左右,栖息在湖中的滇池金线鲃、云南裂腹鱼等土著鱼也陷入了生存的危机。

滇池金线鲃是一种可以最能够体现滇池水质变迁的鱼类。据记录,滇池曾经拥有24种特有的鱼类。一九五八年,昆明地区还从武汉引入了青草鲢鳙的江苗,后来引进的还包括太湖银鱼、麦穗鱼、鳜鱼和虾虎鱼等,使得滇池的鱼种数量超过50种。这些数据表明,“水清鱼多”是对滇池渔业生态状况的一个准确描述。

1970年代的开湖捕鱼统计显示,滇池渔民年均捕捞量高达3000到4000吨,其中70%到80%的鱼类品种是云南高背鲫。高背鲫肉质鲜嫩美味,只生活在滇池水域,年平均增重为150到200克,最大的个体重量超过1千克。高背鲫的大量产出得益于滇池水质的优良和充足的饵料。然而,随着水质的恶化,高背鲫的产量急剧下降,滇池土著鱼的自然繁殖也受到了严重影响。昆明鲶、金线鱼、昆明裂腹鱼、多鳞白鱼、云南倒刺鲃等土著鱼数量急剧减少,已逐渐成为稀有的鱼类品种。

除了鱼类,滇池中的水生植物也遭遇同样的处境。在20世纪60年代,高等植物的面积占全湖的80%,水深超过4米的开阔湖区仍有植被分布,已记录的水生植物类群共计100余种。每年8-9月,滇池的草海还会出现大片金黄色的海菜花,这种潜伏植物对水质要求很高,曾经是滇池湖畔的一道美景,但如今已不见踪影。轮藻、黑藻、金鱼藻等植物也在滇池湖区消失殆尽,覆盖面积急剧下降,水质变化的影响显而易见。

海菜花

滇池的水质危机是由自然演化和人类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的。滇池位于金沙江、珠江和红河三大河流的分水岭处,湖泊的南北方向长约40公里,东西方向宽度平均为7.5公里。滇池北部有一长约3.5公里的海埂,将湖泊分为南北两部分,北部为草海,面积较小,而海埂以南的外海则是滇池的主要区域,占据了近290平方公里的湖面。

我国学者曾经进行钻探滇池湖底沉积物岩芯的研究,并结合地质学的研究,发现滇池已经演化了340万年。最初的滇池是由于昆明西侧的断裂盆地积水而形成。在滇池的地质历史中,曾经有过广阔的湖面和大量的水,尤其是在辉煌的上新世时期,滇池的湖面高出现在的水平线100米左右,湖泊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,是现在面积的3.5倍。然而,滇池在演变过程中,其湖泊面积逐渐缩小。在新石器时代之前的晚更新世时期,滇池的湖面高出现在的水平线约10米左右,面积下降到约600平方公里,相当于现在面积的2倍。此后,滇池的湖泊面积、深度持续变化并不断缩小。入湖河流冲击物的堆积作用下,湖盆淤积,陆地逐渐向湖泊推进,特别是盘龙江三角洲一带,入湖泥沙量最多,湖岸逐渐推进,湖泊的蓄水能力也随之下降。

滇池目前已经发展为半封闭湖泊,面积仅为古滇池的25%,蓄水量也下降到了古滇池的1.9%。作为一座老年期湖泊,滇池呈现出沼泽化的迹象。北部的草海出现了沼泽湿地,湖底由北向南倾斜,中部较平。滇池是典型的浅水湖泊,平均水深仅有4.4米。

地质学家预测,滇池未来将会逐渐缩小并趋于消失,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地质变化过程。如果及时采取水质治理和清淤措施,滇池仍将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湖泊。

滇池面临着治理难题,国家已经投入了700亿元用于治理,但治理效果如何呢?

从水质净化的角度来看,滇池湖区没有像大江大河那样优秀的水源补给。湖水主要靠地表径流和自然降雨,主要注入的河流有盘龙江、东白沙河、洛龙河、东大河等。滇池的出水口在海口河,位于西南部。由于节制闸的存在,滇池的年均出湖流量仅有1.49亿立方米,相当于总蓄水量的11%。因此,滇池的换水周期很长,湖水流动缓慢,污染物循环不畅,这导致大量沉积物淤积在湖中形成内源污染,治理难度很大。

从污染源的角度来看,滇池承受着巨大的污染压力。滇池流域面积约为3000平方公里,是云南省人口密度最高、人类活动最频繁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。整个滇池位于昆明盆地的最低洼处,客观上成为昆明市居民释放污染的主要汇聚地,面源污染广泛而严重,这种地势特点为治理滇池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

在90年代污染最严重的时期,滇池流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并未得到充分的治理。以1995年为例,仅这一年就向滇池注入了高达1.85亿立方米的污水,其中生活污水占了45%到58%,工业污染源占11%到32%。到了2000年,排污量并未减少反而增加到了2.4亿立方米,相当于向滇池注入了1.4万吨氮和1487吨磷。当时的滇池在各种水质指标上均落后于国家V类水质标准,全湖超过70%的水体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。

为了治理滇池,我国从1996年至2020年,共投入700亿元以上,并将治理工程分为了5个阶段,每个阶段为5年。着重的项目包括:兴建污水处理厂、构建雨污分流管网体系、源头截污和入湖河流治理、清田清塘还湖、清淤疏浚、牛栏江引水-滇池补水工程、新建排水管网、恢复扩建湿地等多个方面。

尽管大量资金被投入,但滇池的治理成效并未立竿见影。在2015年的水质调查中,滇池草海和外海的水质整体指标仍处于劣V类。到2019年,滇池的水质恢复到了IV类水质,水质状况也转为轻度污染,水环境开始出现好转迹象。

然而,滇池的治理现状仍然十分严峻。最新的调查数据于2023年3月发布,滇池湖体的10个监测位点均显示:整个湖泊仍处于轻度污染状态。与去年同期相比,滇池的水质没有明显变化。在总氮指标的单独评价中,滇池整体仍被评为劣V类水体,其中草海和外海也分别被评为劣V类和V类水体。在营养状态评价方面,滇池整体处于轻度富养状态。

位于五百里滇池周围的滇中地区孕育了繁荣的文明,对昆明以及整个云南的发展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。维护好滇池这颗“高原明珠”,即是在维护人们的生存环境,也是在保护“绿水青山”和“金山银山”。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