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(印度自主研发的Akash短程防空系统)由于半疯半癫的东南邻居印度一直判断,印、太地区有军事冲突风险,所以近些年来一直不遗余力的强化本土防御与装备升级。外媒报道,上周印度国防部以2944亿卢布花费签了多个军购合同,购买包括Akash地对空导弹、增程型布拉莫斯导弹、11艘近岸巡逻舰、6艘新式导弹舰等武器装备。由印度购进装备看,既有加强陆基防空能力的地对空导弹,又有增加岸基打击能力的反舰导弹,还有可提高近海机动作战能力的巡逻艇,真是“布局”煞费苦心。但再好的装备在三哥手里中不中用很难说,毕竟以“摔机”率全球无人能敌的印度空军为例,对海军实力也不能有太高期望,导弹发射后不炸自己人、巡逻舰不互撞就算成功!别多想,那是部分非洲国家印度还是在亚洲范围内,但印度海军对新武器装备能不能适应,还需时间检验。之所以印度近些年大动干戈不停进行军备采购升级,与自认为印、太地区随时可能发生军事冲突有关。所谓政治名词的名词印、太地区,指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区域包括我国、南亚、东南亚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太平洋岛屿国家如密克罗尼西亚、马绍尔群岛、帕劳、所罗门群岛等。在地理上定义为印太地区指印度洋、太平洋、亚洲区域,范围比亚太地区更广。由于该区域由于历史、意识形态等不同因素,涉及到诸多如边境纠纷、领土分歧,一直存在的朝、韩、日对立及其他类似问题。并且印、太区域因人口众多,经济大国鼎力、外界干预等导致各国也是时常怒目相对。如果将政治、经济、军事捆在一起考虑,亚、太各国家与地区间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对比,地缘政治都属极其复杂。有可能是基于此原因,再加有外界煽风点火,大脑沟壑呈直线的印度决策层近些年也是不断认为在印、太地区肯定会发生冲突,而且也是不停在进行军事装备的购买与升级换代。不过,印度决策层也是“傻精、傻精”,知道肥水不流外人田。印度国防部在此次大手笔采购中与就有与印度国营的动力公司签了816亿卢比的合同,引进了可装备两个团级防空单位,12套印度自主研发的Akash(阿卡什)短程防空系统,报道指出1个团级阿卡什防空单位由6套发射器、16枚导弹、2座指挥所与1套雷达追踪系统组成。“阿卡什”短程防空系统,是在前苏SA-6(萨姆)中近程、中低空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来,公开数据为弹长7.5米、直径400毫米,基础版作战距离27km,采用破片杀伤式战斗部和近炸引信,火控系统使用了印度自行研发的相控雷达,号称可拦截飞机、来袭导弹等,同时具备多目标拦截能力。前苏技术基础此外虽然有升级版,但面对他国进程导弹其究实战效果如何,不敢有太多奢望。除近程防御系统外,印度国防部也想到了远程威胁。大手笔军购资金,分给了印、俄合资的布拉莫斯航天公司一部分,与其签了170亿卢比合同购进布拉莫斯岸基、对地、反舰等系列导弹。布拉莫斯是印、俄联手基于宝石-P800基础理念研发的中程超音速巡航导弹,有陆基、海基、空中多种型号,有陆基、海基、潜舰、空中多种发射方式,据称发射能够飞行数百公里,并具有精确打击目标能力。还可搭载多种弹头,包括常规弹头、核弹头和多弹头,具有隐身能力,可在避开敌方雷达侦测的情况下攻击目标。所以无论是阿卡什短程防空系统还是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系统,对外公布信息上,防御与打击能力都是相当哇塞!有个疑问,目前在东欧俄、乌战事中,俄军防空系统频繁吃紧,中远程打击也是差强人意,为何不使用与印度共同开发的上述装备呢?当然不允许有“跨界”疑问,但俄方对上述装备在实战中的效果是否心知肚明,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!短程防御与中远程打击装备都分了一杯羹,那既然是为印、太区域可能爆发冲突为理由购进装备,舰艇制造商自然也不能给忘了。剩下资金就流向了为印度制造舰艇的老熟人果阿造船厂、加登里奇造船公司、科钦造船厂,三家公司瓜分了剩余的1985亿卢比。其中,果阿、加登里奇造船厂需要完成11艘近岸巡逻舰生产任务,而作为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的生产厂商科钦造船厂则是生产6艘导弹快艇。不知道印度海军会不会有集体“晕船”现象出现,巡逻舰跟快艇都凑齐了,剩下的就是带着红酒、咖喱、手抓饭,再来头烤全羊开启海天盛宴。完美!由印度国防部分配方案可看出,大家肥瘦都分得一些,以免产生争执。说归说,近些年南邻居一直不停在扩大军备规模,技术上虽不敢恭维,但其用意上还是需要提高警惕,有些时候不能光看“摔机”表演,或许哪天不摔了也就敢就造次了。最后还要提下印度决策层的“突前”思维,在大手笔军购后,印度国防部表示,引进本国武器装备,不单创造了大量工作机会扶持了本土国防工业,同时也增加了国内经济总量。我去!神逻辑!内循环最佳解释!军事装备定位再次上升到新高度,为本国经济做出无法替代的作用,太感人!
标签: